什么是犯罪嫌疑人,怎样构成犯罪嫌疑人

时间:2023-11-20 作者:杭州律师网

犯罪由一系列主客观要素即必备条件构成。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各个要素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为一个整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又可以被称之为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在提起公诉人,被称为被告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犯罪嫌疑人是自然人,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人。如果犯罪嫌疑人确定构成犯罪,则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本文链接: http://www.4aries.com/47144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暂无
友情链接: 苏州律师 杭州离婚协议代写 马鞍山律师 广州离婚律师网 菏泽律师 南京知识产权律师 杭州律师查房产 杭州子女抚养权律师 河北律师 廊坊律师 鞍山律师 营口律师 鸡西律师 伊春律师 临沂律师 荆门律师 云浮律师 文山律师 嘉峪关律师 武威律师 嘉兴律师 天津律师 达州律师 镇海律师 苍南律师 泰顺律师 庆元律师 乐安律师 宁都律师 余干县律师